谁来建立信任?

作者: 花花老师
发布于: 2023-12-20 12:37
分类: 新闻

火花观点:

信任既是组织和团队的粘合剂,又是解决内部冲突的润滑剂。大家都希望在有信任的环境中工作。

但是,信任由谁建立?

更高层的领导者是否具有更大的建立组织和团队信任的责任和能力?

还是我们应该归咎于被信任者?

Peter block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信任是我们内在状态的呈现,而不仅仅是能力和责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打造自己的内在状态来打造信任外部环境。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更高层的领导或者看起来更加有权利和能力的一方。事实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更主动地去建立组织和团队中的信任,我们就能建立起伙伴式合作关系,而这个伙伴关系就比任何其他关系都更紧密和紧固。

 

 

信任是什么?由什么决定?

当谈到信任的时候,我们大都会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存在来看待,就像看一个花瓶。我们可以建立信任,我们可以破坏信任。我们基于人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把信任看作了关系的一个方面。

我们能信任他们吗?他们可以被信任吗?在工作中,我们会说管理层破坏了信任 ,因为他们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希望领导者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们就会认为有“信任问题”。或者,如果我们是领导者,我们会想不通为什么员工不信任我们。

这些认知似乎说明了信任是由行为和能力决定的。我想提出不同的观点。

信任更多是我们的内在表达,而不是基于外在的人和事所产生影响的由外而内的反应。

 

信任是一种自我状态

在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写的《希望的政治》书中对希望的描述方式同样适用于信任。他是这样写的:

“首先我要强调希望是一种心态,而不是这个世界的一种状态。希望在本质上并不需要依赖于对世界的观察或者对情境的估计,它是灵魂的一个方面,无论我们心中是否存有希望。”

和希望一样,信任可能也是我们内在的某种东西。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内心斗争向周围的人进行投射。如果我们不信任他人,就是我们在要求他人去承担我们自己内心无法承受的那份责任。

信任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还是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例如,我不信任管理层,更准确的说法是:我对自己的做事方式或者在与管理层共事时的感受不满意。困扰我的是自己对他们权力的反应。我小心翼翼,我泛泛而谈,当看到他们变得冷漠或展示出控制性行为的时候迅速妥协。也许我的不信任更多是源于自己的急躁和愤世嫉俗,而不是他们做了什么。

不信任往往是我们矛盾心理对强大他人的投射。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如果我的目标是要建立信任,那么我必须面对自己的脆弱性。这个脆弱表现在我把管辖一件事的权力让渡给了别人,让他决定用什么方式去做,做到什么份上。在过程中,我要相信他是有理性的判断,并且是朝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努力的。 我很想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但是我已经授权了,我必须要承认我好想参与过程的矛盾心理。我忍不住告诉你我曾经做过的经验、我知道的一个行业最佳实践、我认识其他公司一个做这方面的人可以推荐给你......我用我的善意和为你好包裹着你......

为了当初的授权承诺,我试图压抑着自己的语调,我用手指数着每一个过去的时间,我的焦虑已经撒了一地,我的情绪开始充斥了整个空间!在下一次项目会议来临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要控制局面,我来了,我要把权利收回来。

我在和我自己对话,我公开袒露自我。我知道这是我内在的心态,这其实是我对失败的不包容。我对胜利成功的向往在压制着我对他人的信任。应该反思的是我,而不是那个被我授权的他!

如果我能真正地相信这一点,信任是我自己的心态,我的“信任问题”也许会容易被管理了。创造高度信任的环境不仅仅是当权者的责任,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授权的事情,小到让我们的孩子决定他自己今天吃什么,穿什么。

只要愿意,在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尝试去创造一个高度信任的环境。也许我该认识到,我在给自己创造一个生存环境!我的焦虑反应了我的一个底层的思考与内在状态。

我们也许担心,面对他人背叛继续选择信任是天真和愚蠢的。那么,保持策略性和聪明又有什么好处呢?当个傻子又有什么错?也许,愿意成为一个傻瓜才是创造高度信任世界的正确之道,就像阿甘一样,就像老人说的吃亏是福一样。

好吧,让我们想想,这个我们每一个人都憧憬向往的信任世界,也许就在你的掌控之中。

 

推荐文章

  • 2023-09-22
    花花老师
    火花观点: 增长乏力,是绝大多数企业主,职业经理人,体感最强烈的痛!依赖卓越运营好像已经不再是灵方妙药。选择“做什么产品” ,“哪类客户”, “拓展什么地理区域或者行业”,“轻资产还是重资产” 的战略性问题让人们困扰不已。从运营卓越到战略匹配,需要不同的思维能力,流程和方法。未来的增长关键不在于以运营层面的优势压倒竞争对手,而是以战略智取竞争对手。dpi战略思维像一种“催化剂”,跟随dpi纯粹简单的流程,就能触发CEO和管理层启动新的思维模式,并激发大家想的更高,更深,从而制定出公司独特的差异化的战略。不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是冲出重围,让竞争和我无关,才是我们的曲径。   成功企业的CEO,通常也是“战略大师”;懂得运用战略思维的管理团队会持续推动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导者,Caterpillar, 3M这两家伟大的公司在80年代中期成为dpi的客户, 具体的故事可以参考《策略思考的威力》《战略是领先的思维训练》等等书籍。当dpi在世界各地与成功的企业在&l...
  • 2025-04-16
    花花老师
    火花观点: 如果你是HRBP,是否感到自己被困在事务性工作的漩涡而难有机会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是否在不停“救火员”时感到无力,却又不知如何突破?是否渴望被视作值得信赖的、专业的职能专家,而不是简单的“问题修复者”? 这篇文章正是为你而写。它直击HRBP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痛点:如何摆脱被动执行的困境,成为推动组织变革的关键力量。作者为你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行动框架——从建立信任到诊断问题,从管理抵触情绪到赋能客户,每一步都直指重塑HRBP价值的核心关键。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人力资源专业知识,还应拥有强大的咨询技能,以有效应对和解决组织面临的各种挑战。然而,许多HRBP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到自己的专业价值未被充分挖掘,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困扰,老是要做“救火队员”或“背锅侠”。 如果你也是一位HRBP,是否曾因以下情况而感到沮丧? 你的领导在最后一刻才让你介入...
  • 2025-04-16
    花花老师
    火花观点: 创新绝非偶然降临,而是一系列精心规划、有意为之的行为转变的结果。这些转变能够让团队突破常规视角,以全新的眼光审视问题,进而开展卓有成效的头脑风暴,最终挖掘出契合用户潜在需求的解决方案。   作者:Luke Brodie 编辑:余劲飞   我们总结提炼出驱动创造力的六大核心习惯。这些习惯构成了设计思维的核心要义,助力众多企业打破思维禁锢,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它们在创新的各个阶段各自发挥独特作用,既不要求按特定顺序执行,也无需一次性全部启用。在团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怕只是融入其中一个习惯,都有可能为创造力开辟新的路径,助力团队挖掘出此前从未考虑过的解决方案。 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这六大习惯中的首要习惯,它操作简便,却能产生超乎想象的显著效果。   习惯一:提出聚焦用户需求的本质问题 提出正确或者说合适的问题,是设计思维的关键环节。这类问题能帮助团队搭建清晰的工作框架,营造出激发非凡创意的良好氛围。令人惊喜的是,提出这类问题并非难事。 每个卓越问题都以相同的三个词开启:“我们如何能(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