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增长梦工厂:如何系统化“生产”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增长
火花观点:
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战场上,企业增长的征途愈发显得荆棘密布。全球化竞争的白热化、产品生命周期的加速缩短、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这些因素共同施压,逼迫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维持其竞争的锋芒。宝洁公司的“新增长工厂”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启示,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新增长工厂”,将“新增长”打造成为可持续产出的可靠“产品”。
作者:余劲飞 Sylvia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2000年,那时宝洁公司旗下的Tide洗衣粉——作为公司织物和家居护理部门的领头羊——似乎触及了增长的天花板。这款拥有超过50年历史、长期占据核心市场的洗衣粉,其增速已不足以支撑宝洁业务增长的雄心。然而,十年之后Tide的收入几乎翻倍,助力该部门年收入从120亿美元飙升至近240亿美元。Tide品牌不仅在新兴市场迅速兴起,其标志性的靶心标志更是出现在了从衣物清新剂到社区干洗店等一系列新产品和新业务上。
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宝洁过去二十年来系统化创新和增长战略的成果 —— 构建、运营并扩大“新增长工厂”。这一战略不仅加强了公司的核心业务,更提升了其捕捉创新增长机会的能力 —— 将成功变得可预测、可系统化。
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实体工厂,首先需明确工厂的目标,然后根据产品需求合理规划生产线和流程,配备适宜的生产工具,确保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
依此思路,构建企业的“新增长工厂”,我们拆解了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1、奠定基础:创新文化的培育与树立使命感 (“新增长工厂”的目的是什么?)
构建“新增长工厂”的首要任务是在企业内部培养深厚的创新文化和强烈的使命感。宝洁的实践告诉我们,创新不仅源于财务动机和竞争需求,更需情感的驱动 —— 一种根植于改善人们生活的使命感。这种文化必须从高层贯穿至基层,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并认同创新的价值。
2、绘制增长蓝图:定义创新组合(“新增长工厂”生产什么“产品”?)
系统化管理创新项目,需明确定义三类创新及其比例:
1. 改进型创新:对现有产品和品牌的持续改进,占年度创新产出的70%。
2. 迭代型创新:在现有产品类别中引入重大新利益,占20%。
3. 颠覆性创新:开辟新市场或重塑现有市场,占10%。
这样的创新组合确保企业在维持现有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通过颠覆性创新不断开疆拓土。
3、构建创新流程:从新点子到产品进入市场的全链路设计(“新增长工厂”如何高效生产高质量的 “产品”?)
为实现持续增长,必须建立类似制造工厂生产线的系统化创新流程,涵盖以下关键步骤:
1. 创意的孕育与筛选:通过市场研究、消费者反馈、跨部门脑力激荡等手段,孕育创意森林。运用严格标准筛选出最有潜力的种子,进入下一成长阶段。
2. 概念的验证:对选中的创意进行初步验证,评估技术可行性与市场潜力,通过小规模试验或原型测试来检验概念。
3. 商业化开发:对验证通过的创意进行商业化打磨,涵盖产品设计、工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等,跨部门协作,确保产品顺利面市。
4. 市场测试与反馈:在小范围内进行市场测试,收集反馈,进行调整,确保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
5. 大规模生产与推广:市场测试成功后,启动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制定市场推广计划,快速占领市场。
6. 持续改进与迭代:创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企业需建立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创新成效,不断调整优化策略。
4、建立关键管理与领导力 (如何有效管理“新增长工厂”?)
打造“新增长工厂”,除了流程的系统化,还需关键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1. 愿景与战略:领导者需具备清晰的愿景,洞察市场趋势,制定长远战略。
2.跨部门协作:打破壁垒,促进沟通合作,确保创新链条的顺畅。
3. 资源分配与管理:有效分配资源,支持潜力项目。
4.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应对风险,保障项目推进。
5. 人才培养与激励: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
5、搭建创新支持体系 (如何赋能“新增长工厂”持续高效运营?)
为“新增长工厂”提供动力,需建立包括创新实验室、消费者研究、知识管理、外部合作在内的全面支持体系。
1. 创新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促进创意的生成和验证。
2. 消费者研究与市场分析:建立强大的消费者研究和市场分析能力,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发现创新机会。
3. 知识管理与信息共享:建立高效的知识管理和信息共享系统,促进创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传播,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4. 外部合作与开放创新:积极与外部合作伙伴(如大学、研究机构、初创企业等)开展合作,吸纳外部创新资源和创意,推动开放创新。
构建“新增长工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文化、流程、管理、支持体系等多个层面。借鉴宝洁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经验,可以打造出一个支持持续产生增长的创新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火花咨询旨在成为行业领先企业战略创新的推动者。通过独家代理的版权方法论©️与客户共创企业战略规划和创新,推动可持续高增长。同时通过提升中高管商业领导和创新能力,确保战略落地。
推荐文章
-
火花观点: 增长乏力,是绝大多数企业主,职业经理人,体感最强烈的痛!依赖卓越运营好像已经不再是灵方妙药。选择“做什么产品” ,“哪类客户”, “拓展什么地理区域或者行业”,“轻资产还是重资产” 的战略性问题让人们困扰不已。从运营卓越到战略匹配,需要不同的思维能力,流程和方法。未来的增长关键不在于以运营层面的优势压倒竞争对手,而是以战略智取竞争对手。dpi战略思维像一种“催化剂”,跟随dpi纯粹简单的流程,就能触发CEO和管理层启动新的思维模式,并激发大家想的更高,更深,从而制定出公司独特的差异化的战略。不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是冲出重围,让竞争和我无关,才是我们的曲径。 成功企业的CEO,通常也是“战略大师”;懂得运用战略思维的管理团队会持续推动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导者,Caterpillar, 3M这两家伟大的公司在80年代中期成为dpi的客户, 具体的故事可以参考《策略思考的威力》《战略是领先的思维训练》等等书籍。当dpi在世界各地与成功的企业在&l...
-
火花观点: 如果你是HRBP,是否感到自己被困在事务性工作的漩涡而难有机会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是否在不停“救火员”时感到无力,却又不知如何突破?是否渴望被视作值得信赖的、专业的职能专家,而不是简单的“问题修复者”? 这篇文章正是为你而写。它直击HRBP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痛点:如何摆脱被动执行的困境,成为推动组织变革的关键力量。作者为你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行动框架——从建立信任到诊断问题,从管理抵触情绪到赋能客户,每一步都直指重塑HRBP价值的核心关键。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人力资源专业知识,还应拥有强大的咨询技能,以有效应对和解决组织面临的各种挑战。然而,许多HRBP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到自己的专业价值未被充分挖掘,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困扰,老是要做“救火队员”或“背锅侠”。 如果你也是一位HRBP,是否曾因以下情况而感到沮丧? 你的领导在最后一刻才让你介入...
-
火花观点: 创新绝非偶然降临,而是一系列精心规划、有意为之的行为转变的结果。这些转变能够让团队突破常规视角,以全新的眼光审视问题,进而开展卓有成效的头脑风暴,最终挖掘出契合用户潜在需求的解决方案。 作者:Luke Brodie 编辑:余劲飞 我们总结提炼出驱动创造力的六大核心习惯。这些习惯构成了设计思维的核心要义,助力众多企业打破思维禁锢,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它们在创新的各个阶段各自发挥独特作用,既不要求按特定顺序执行,也无需一次性全部启用。在团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怕只是融入其中一个习惯,都有可能为创造力开辟新的路径,助力团队挖掘出此前从未考虑过的解决方案。 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这六大习惯中的首要习惯,它操作简便,却能产生超乎想象的显著效果。 习惯一:提出聚焦用户需求的本质问题 提出正确或者说合适的问题,是设计思维的关键环节。这类问题能帮助团队搭建清晰的工作框架,营造出激发非凡创意的良好氛围。令人惊喜的是,提出这类问题并非难事。 每个卓越问题都以相同的三个词开启:“我们如何能(H...